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台灣現狀


台灣現狀是什麼?以下表格提供思考:

台灣
(實存)
已故中華民國
山寨版中華民國
(虛構)
建國時間
一九九六年實施全民直選總統。至今未公開宣布建國
一九一二年建國,一九四九年亡國
事實:不明
杜撰:一九一二年
(不承認中華民國於一九四九年亡國)
國民總數
目前約兩千三百萬
亡國時約四億
事實:不明
杜撰:一九四九年之前比照已故中華民國,一九四九年之後號稱擁有「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全體「中國國民」
現存主權所有人
全體台灣國民
不明
國土面積
約兩千三百萬平方公里
約一千一百萬平方公里
事實:不明
杜撰:台灣總面積+已故中華民國總面積
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稅金來源
全體納稅人
全體台灣納稅人
中央政府所在地
台北市
中國南京市
杜撰:臨時首都台北市
請問現狀下的每一位台灣住民:你想當台灣國民或中華民國國民?
###








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矮化台灣很不好!


蔡英文總統參訪巴拿馬時,在留言簿簽署 President of Taiwan (台灣總統)職銜,結果,泛中國黨政治人物們紛紛跳出來痛批「矮化國家」,哦?原來Taiwan (台灣)這個專有名詞在他們心目中是「矮化國家」的字眼?!不過,這種反應算「正常」啦!畢竟,這群至今仍普遍自稱「mainlanders」(所謂的「大陸人」或「外省人」)的共主馬英九,在擔任台北市長期間就已經透過台北市政府出版的刊物告訴外國人:「mainlanders who arrived after World War IIhoweverfeel uncomfortable with this(指台灣人,即 Taiwanren Taiwanese)」。
關於二OO六年五月十二日出刊的英文版「台北導覽」(Insight City GuideTaipei)在「Who am I」專欄中詳述「mainlanders」對台灣認同「feel uncomfortable」的爭議事件,可以參考 The Taipei TimesCity hits back at criticism against Taipei guide book(二OO六年八月二日)。特別提出這個「舊聞」的原因,是希望大家能理解或體諒「大陸人」對台灣人的長期看法。
至於台灣這個國家,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不再任由那些對「台灣人」這個名詞感到不舒服的「大陸人」強迫冒用已故中華民國國號和落伍體制呢?大概要等到台灣每一位國民都擁有主權在民常識與住民自決意志時吧!讓我們繼續「等」下去,希望不必等太久。
我比較納悶的是,「大陸人」一直「想有」他們的「一千一百萬平方公里神州大陸」可以滿足驕傲感,理論上,根本沒有必要自囚在一個常常讓他們「feel uncomfortable」的島國「氣身滷命」,如果他們願意勇敢追夢的話,早就可以衣錦榮歸「地大物博」的「大陸」去「貢獻祖國」,何必一天到晚自我捆鎖在只有約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台灣島國內「feel uncomfortable」呢?
另外,我也很想請教所有台灣人:自己的國家連國名和憲法都要仰賴國內一小群「feel uncomfortable with Taiwanren or Taiwanese」的「mainlanders」勞心勞力勞神贈予和管理,不覺得很對不起「mainlanders」嗎?還有,為什麼中國人絕對不會容許台灣人幫他們的國家取國名和制憲?
自己的國家自己取名和自己制憲,才是正道,不是嗎?台灣人應該學學勤勞愛國的中國人,要自立自強,更要自信奮發,不要一天到晚只想依賴 China Mainlanders 啦!不過,特別拜託我們的所有國民:一定要透過民主程序完成命名和制憲等簡單卻重大的國民義務,千萬不要為了國家前途犧牲全民福祉。
###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台灣主流媒體狂熱鼓吹英國留歐的詭異現狀


台灣媒體的國際觀經常僅止於「兩岸關係」和「中國大陸」,近日,卻十分熱中分析報導英國脫歐公投,而且,幾乎一面倒支持「留歐」,為什麼呢?是「統一」慣性思維的反射嗎?
國內「主流」媒體多半是「中國派」或「中華民國派」,這類媒體平時不太關心國際時事,絕大部分的「國際新聞」或「國內新聞」都是「兩岸關係」或「陸客來台」等報導,至於對中國以外國家的報導,頂多談談國際金融新聞、美日政情報導、美日韓影視紅星消息或重大天災人禍快訊,如能旁及東南亞國家,就已經算很有「國際觀」了。
不過,自從英國脫歐公投啟動後,各大媒體突然相當熱中報導這場國際大事,值得玩味的是,無論是「親綠」的「三民自」、標榜「中立」的蘋果集團,或由「聯合中國」等「親藍主媒」領導的眾多「中國台商媒體」,幾乎「一致支持」英國留歐,可說是相當難得的「藍綠大和解」狀態。
比較好笑的是,這類報導中,常見記者或評論者把歐盟和歐洲混為一談,話匣子一開,立刻暴露對歐盟與歐洲的無知,比如,英國是歐洲國家之一,於一九七三年才公投加入歐盟,卻有媒體報導「英國於一九七五年公投留歐」,咦?歐盟是一個超國家經濟組織,「原始前身」是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義大利、德國與法國等六國於一九五二年草創的歐洲煤鋼共同體,只要肯查一下資料,就可以輕易知道:光是一九七三年至二O一三年之間,從歐洲經濟共同體到歐盟,這個國際組織就進行過八次擴大,成員國則從六個增至二十八個。英國於一九七三年加入歐盟,為什麼無聊到於一九七五年另舉辦一次莫名其妙「留歐」公投?事實是:無知記者記錯英國加入歐盟時間,更把「加入歐盟」誤解為「留在歐洲」。換句話說,這類記者連歐洲是地理名詞和歐洲聯盟是超國家經濟組織名稱等基本常識都不知道,居然還企圖寫新聞和發評論「教育」讀者。
同樣,這幾天的英國脫歐公投,脫離的組織是歐洲聯盟,不是「脫離歐洲」,卻有不少主張「留歐」的記者或評論者誤以為英國要「脫離歐洲」,試想,英國雖然不是歐洲大陸上的國家,仍是歐洲區域裡的一個島國,這樣的歐洲國家要如何公投「脫離歐洲」呢?就像台灣是亞洲區域的一個島國,應該不會有台灣人或台灣政治人物愚蠢到要求舉辦「脫離亞洲」公投吧!也就是說,脫離歐盟只是脫離一個國際經濟組織,可是,那些幻想英國要脫離歐洲的人,似乎誤以為英國人要把英國領土當船「划」離歐洲區域?
這類連歐盟和歐洲都傻傻分不清的媒體人或政治評論員,居然強作解人拼命散佈「英國脫歐人士不知災難將至」的危言,真讓人啼笑皆非。
關於英國留歐或脫歐的話題,如果有人連英國是什麼樣的國家都不知道,甚且誤將歐洲與歐盟混為一談,卻妄想當「指導者」取笑「英國脫歐人士」的「無知民粹」和「民族主義作祟」,能談出什麼「微言大義」?這種無知至極評論,應該只有同樣毫無國際知識的人才會信以為真吧!
其實,英國加入歐盟前,就觀望歐盟很久,「猶豫」了約二十年後加入歐盟時,仍有不少自由派人士擔心即使在民主先進的歐洲國家當中都屬「民主先鋒」且國際金融表現十分亮眼的英國必須向歐盟處處妥協,畢竟,為了達到「統一財經與貨幣規格」政策目標,各國必須彼此出讓和分享主權與民權的現實狀態,始終對弱勢者較有利 ── 就像富強的樂善好施者多半是施捨者般,這類施捨者如有預期回饋的話,往往是希望降低環境中的覬覦者和不平者的總數。不過,也許受到難民大量湧入歐洲的衝擊,英國並沒有獲得預期中的「和平順境」,這樣的現狀難免讓許多擔心無法在歐盟獲取金融利益卻可能被拖垮經濟政治的英國人更加反對留在歐盟。
所以,留在歐盟或退出歐盟,並不是突發的「民族主義」與「民粹情緒」議題,相反,就像歐洲小國瑞士遲至二OO二年才正式加入聯合國且自一九九O年代起舉辦過無數次公民投票卻至今沒有通過加入歐洲聯盟提案一樣,英國這樣的老牌民主國家也常常對加入國際組織議題躊躇不前,因為這類普世價值領導品牌國家總擔心國際組織會干擾她們的獨立自信奮鬥歷程,也可能影響她們隨時與不同國家或組織分工合作的靈活身段。
自信滿滿的英國,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就徹底放棄「日不落」帝國邪念惡行,反而高掌普世價值大旗挺立世界展現清晰鮮明的現代民主獨立國家身影,也照樣在人文、科技和學術等各種不同領域成就不求人知的全球佼佼者地位,這樣的理性國家,不太容易任由「民族主義」作祟,當然也不可能草率舉辦一場「民粹公投」,所以,無論留在歐盟或離開歐盟,英國全民自會領導他們的國家穩健前進,實在不需要那些一天到晚只想強押台灣屈就在中國或已故中華民國底下當「奴國」或「奴省」的媒體人或評論員套用他們盲目鼓吹「統一」的陳腔濫調來胡亂幻想英國脫歐「慘狀」。
###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劃時代創舉:太陽能飛機首度飛越大西洋



影片來源:SOLAR IMPULSE
影片說明:發佈日期 2016 6 23
Si2 has arrived in Europe after 71 hours and 8 minutes of flying over the Atlantic Ocean
What a moment to remember! Bertrand Piccard has safely landed in Seville, Spain after spending 71 hours and 8 minutes flying across the Atlantic Ocean in a solar airplane, welcomed there by André Borschberg. He took off from New York City at 6:30AM UTC, 8:30AM CET, 2:30AM EDT on June 20th and has finally reached Europe after a spectacular flight. Charles Lindbergh completed the first transatlantic flight in 1927 from New York to Paris, and now Bertrand Piccard brings aviation to the next level with clean technology. I bet you Lindbergh never imaged a solar airplane could do the same.
Subscribe to our Youtube Channel:
http://www.youtube.com/subscription_c...

More videos about Solar Impulse 2:
GoPro: Solar Impulse 2 Airplane Exclusive Shot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5cP...
The Construction of Si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NMBP...
First Flight Si2 Best-Of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pyu...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6-06-23  23:52
〔編譯周柏憲/綜合報導〕飛機橫越大西洋竟不耗一滴油!瑞士太陽能實驗飛機「太陽動力二號(Solar Impulse 2)」週一(20)自美國紐約起飛,經過 3 日的飛行後,今(23)順利抵達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維利亞(Seville),完成首次太陽能飛機橫越大西洋的壯舉。
綜合媒體報導,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二號」周一凌晨 2 時半離開甘迺迪國際機場,飛行 70 小時後抵達西班牙塞維利亞,比預計的 90 小時快上許多,順利完成飛越大西洋的挑戰。
機師皮克德(Bertrand Piccard)下機數小時後接受《衛報》採訪,他說,「這趟飛越大西洋的航行具特別的象徵性,因為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想嘗試橫越大西洋,像是第一艘蒸氣船、第一架飛機、第一座熱氣球、還有第一架飛船,今天,這是第一架飛過大西洋的太陽能飛機。」
皮克德(Bertrand Piccard)也說,橫越大西洋期間,他看到鯨魚越過水面的瞬間,卻也目睹從北極飄下來的冰山,「(駕駛太陽能飛機)目的並非改變飛行技術,而是鼓勵人類使用再生能源科技,讓人們每日都能使用這類的科技,過著品質更好的生活。」
接下來,「陽光動力二號」將飛往阿布達比(Abu Dhabi),回到 2015 3 月環球航程的起點。
太陽動力二號 VS 波音 747
    最多乘客:1 人 VS 524
    二氧化碳排放量:0 VS 101 公斤
    翼展長度:72 公尺 VS 68.5 公尺
    重量:2,300 公斤 VS 154,000 公斤
    最長飛行時間:5 - 6 天 VS 17 小時
    最長飛行距離:8,183公里 VS 13,805公里
###









確保勞工權益,才能確保消費者權益!



資料來源: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公庫)2016-06-23
作者: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
首先,這份罷工宣言,想先對未來的空服員說幾句話。
不論你們是 2030 年,還是 2040 年工作的,不論妳們的勞動環境到時候如何,但如果有一天決定罷工或走上街頭,我們將以今天的決定和罷工行動承諾,不會成為資方的替代性勞動力,不會要你們知足就好,不會數落你們不顧公司形象和尊嚴,因為我們知道,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是員工,當員工權益完全遭到漠視時,今天的我們和明天的你們就有責任站起來推翻一切,甚至包括不幫工人講話的工會。
接下來,想對所有台灣受雇者說,請支持空服員打這場爭取休息時間的戰爭。
在這個資本家狂妄發言的時代,有人高喊加班有益身心健康,有人說想放假的人不會有成就。休息,對 21 世紀的台灣受雇者竟是那麼困難,這場罷工,就是一個對於休息時間的鬥爭。桃園報到,就是讓空服員無形中失去休息時間,在同樣時間中必須飛更多班次。84 之一,使空服員不受勞基法中的工時保障,連在飛機上的休息時間,華航公司都想要從工作時間裡扣除,許多人以為我們光鮮亮麗,但是一個月保障不到 8 天休假,清晨兩點到五點的紅眼班機,都折磨著我們的身心。空服員並不貪婪,我們只知道休息是受雇者不被雇主擁有的時刻,是每個工人可以作自己的時刻,是一個真正像人的時刻,而作為空服員的我們只希望像人的時刻,可以更多一點。
現在,台灣正為了縮減工時,國定假日是否維持 19 天的爭議,吵得沸沸揚揚,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願意成為這場戰爭中勞方的先鋒,告訴資本家,告訴國家,台灣必須告別長工時的過勞時代。
這篇宣言結束時,罷工就要開始了,如果這是一趟航行,也是一趟沒有安全指引,逃生演練,甚至不知道目的地的航行,可能我們在苦撐一個月後勝利,為空服員的權益作出些許累積,也可能在24小時後就被打敗,印證華航企業內雇主力量的牢不可破,但無論如何,2016 6 月時,有 2,535 名空服員投下的罷工同意票,為自己的休息時間與尊嚴而戰,就表示這是一趟我們共同決定前進的戰鬥,可能這場戰鬥會影響機場運作,讓很多人不方便、讓很多人不愉快,但還是請所有台灣人民給予諒解與支持,再幾個小時,蔡英文總統就要進行任內首次出國參訪了,即使我們沒辦法真的造成蔡總統無法出國,但工會認為總統也是國家的其中一個人民,沒有必要避開她出國的時間,在此誠懇地呼籲蔡英文總統,能正視她順利出訪背後是多少勞動者的付出,能以總統的權責真正改革華航以及所有國營事業中的剝削與過勞問題。
再次強調這場戰鬥會影響機場運作,讓很多人不方便、讓很多人不愉快,但這是爭取合理休息時間與勞工尊嚴的重要戰役,請大家諒解、支持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的罷工行動,謝謝大家。
/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
本會已於  105 年  月  23 日晚間六點發出簡訊通知本會會員於  月  24 日零時零分起開始罷工,不得提供勞務,一切依照勞資爭議處理法辦理。
請華航公司立刻暫停桃園報到,恢復六月一日以前之勞動條件及工作狀態。
本會依據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一次臨時會議決議,在中止桃園報到之前,本會凍結一切協商管道,本會不接受資方拿著刀架在工會脖子上的談判,要求恢復對等地位再進行協商。
待參與罷工之人數超過一千人後,本會將依法拉起罷工封鎖線,並隨著參與者的數量增加,增強罷工封鎖線之執行程度。
華航公司將於  月  24 日召開董事會,並辦理新任董事長之交接,本會希望透過罷工行動,讓新任董事長知道工會爭取勞工權益的決心,不因管理基層替換而有所變動,本會將秉持著捍衛基層工人權益的決心,持續抗爭。
若本會之高雄會員因參與罷工,遭到華航公司降調、減薪、解雇及其他不利之待遇,本會將罷工至該會員恢復原職務及原薪水為止。
這是一場爭取休息時間的戰爭,國內其他勞工團體正為了國定假日七天縮減而奮戰,本會作為休息時間遭到壓縮的受害者,將義不容辭擔起爭取休時、休假的前鋒,期待能替過勞的台灣勞工終結噩夢。
現場將由本會副理事長洪蓓蒂宣讀罷工宣言
 時間:105 年  月  23 日晚上八點鐘
地點:華航台北分公司(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  131 號)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6-06-23  23:2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華航空服員24日凌晨起開始罷工,引發台灣社會關注,但罷工在法國相當常見,今年法國航空(Air France)的機師就在歐洲國家盃開幕的隔天(6/11)開始罷工,持續到  14 日,雖然許多旅客行程受阻,不過罷工權受憲法保障,大眾還是能理解勞工的立場。
《中央社》報導,法航在2004年與荷航合併,本次法航機師罷工訴求,主要是他們認為資方投資荷航較多,飛行時數也是荷航比法航多,導致法航營收減少;機師也反對資方修改給薪規定,像是減少夜間加給,工會不滿資方種種政策,因而罷工。
法航工會常利用短期罷工,來取得和資方協商的空間,在今年、去年都有類似狀況發生。
法國人對罷工已經習慣,雖然運輸業罷工,旅客首當其衝,但大多數人都能理解勞工的訴求,以及他們捍衛自身權益的立場,許多人都會提早出門,或是提前查詢相關資訊等,來減少罷工造成的衝擊。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6-06-23  23:30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針對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宣布24日零時發起罷工,可能影響華航航班運作,華航總經理張有恒今晚11點應證交所要求做出重大訊息視訊會議。張有恒沉重宣布明天  月  24 日從早上 點到晚上10點,華航從桃園、松山出發航班全面停飛,台南跟高雄則維持正常。
華航表示,取消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突襲式的罷工,並且未經申請就在華航台北分公司前舉行抗議行為,並強制收取空服員的護照;又威脅將圍堵桃園出發航班。現在職業工會的不理性行為,已使本公司很多組員跟地勤同仁,對於上班的安全產生疑慮。基於保障我們同仁的安全,我們不得不沉痛宣布取消航班。
華航指出,將全力為明天已經訂妥機位的旅客,安排延後航班,若情況緊急,將安排簽轉給其他航空公司,同時明天受影響的客人,都會發美金  100 元抵用券。本公司請旅客主動聯絡客服人員。
華航說, 由於職業工會現在仍不願意跟我們展開協商,我們呼籲政府部門應該介入。假如不能仲裁的話,起碼要介入協調,讓雙方盡速協商,本公司希望這個事情能圓滿落幕。
旅客查詢最新航班動態,可瀏覽華航網站或聯繫華航客服中心 412-9000(手機加02)。造成旅客不便,華航深感遺憾與抱歉。月 24 日晚上  10 點以後的航班,會在  月  25 日下午  點對外說明。
 ###